第一零五章 十分不对劲(1 / 1)

种种原因,温故被留赵家多待了几日。

在这儿过年,收到一堆红包——钱引若干。

还收到几套精致的小玩意儿,温故打包好,让人送去景星坊。

这边的事办完,温故也要回坊里主事了,不过,在离开赵宅之前,沈夫人又找他去谈话。

没有其他人,依然是姨甥之间的私聊,也没有谈公事。

沈夫人看着温故,眼中欣慰甚深,又流露些许苦恼。

“近几日,又有不少人询问你的婚事,我和你姨父都有人来试探。”

这不是姨甥之间第一次聊这个话题了,如今这个时代的人成婚早,上层家族早早给儿女订下婚约,结两姓之好,也是利益联合。

沈夫人道:“我虽已告知他们你有婚约在身,只是如今这样的世道,你也明白,根本挡不住他们的意愿。”

如今乱世,遇难者众多,幸存者也是逃往何方,许多婚约名存实亡。

先前姨甥之间谈论此事,温故说过“有约在身,等世道好些了要回去的”,沈夫人只以为有婚约在身,等以后世道好些了,温故要去找人。

既然温故态度坚定,已有决断,沈夫人便没在此事上多言。

但赵宅大宴和年初三的小会之后,温故在歆州富户豪族们眼中,身份已然不同!

或是看中了温故能带来更多的政治保护,或是认为温故能提升他们在歆州的声望,获取重要信息渠道和人脉关系。

谁都想把温故与自己家族绑定!

所以,沈夫人只能再次提醒温故,若是无意,可千万别中招,如今在这整个歆州,他可是抢手的香饽饽!

沈夫人说得认真,温故也满脸凝重。

他才十八!

过了十八未满十九!

但这时代的人是算虚岁的,要从娘胎开始算,在许多人眼中,温故已经快二十岁了。

四舍五入,及冠之年,正是可以开始挑大梁的时候!

年宴和高层小会,也证明了温故在赵阀的地位,被盯上是肯定的。

世道正常的时候都有榜下捉婿的疯狂,如今乱世危机四伏,生存压力更大,只会更疯狂。

沈夫人就是担心温故年轻,经验不足,稍有不慎容易掉入那些世家豪族的计谋。

见温故听进去了,提高重视程度,沈夫人心下稍安。

然而她不知道,温故面上严肃,心里思量着——

被盯?

那真是太好了!

平日里无缘无故他也不好主动找上门,各位富户贵族们有什么手段快点使过来吧!

他还是很乐意与那些家族保持真诚交情的。

是“那些”!划重点!

饵抛出去,不知道谁先咬钩。

温故回到景星坊的时候,歆州各处早已忙碌起来。

天气虽然没转暖,冰雪未融,但许多事务已经要办起来了,各方人员调动频繁。

朝晖坊。

赵氏族人及其亲友居住的地方。

相比起那些事务忙碌的坊,朝晖坊要显得宁和许多。

天冷,没人在外溜达,但串门的不少。

赵姑姑也被叫到隔壁小聚,有几位族亲闲聊,扒一扒谁谁家里的人被调去哪里,第一天上岗有什么趣事儿之类。

她精神百倍听人八卦,吃瓜吃了个爽快。

和那些贪恋权势的人不一样,赵姑姑挺满足目前状态的。

新的一年,依然只希望岁月静好。

富贵闲人有什么不好,何必自寻烦恼?

下午,一纸调令,丈夫和儿子被调过去岑苔书院行政岗位,协助办学。

赵姑姑脸上笑容迅速消失。

“怎会如此?!”

意料之外!

计划之外!

这样的变数让他们全家心中忐忑难安。

贺姑父一脸懵逼。说实话,接到这份新任命,他还挺高兴:

“书院啊,不参与争权夺利,也不用去对抗邪物。”

赵姑姑则更多不解。

“不对劲!十分不对劲!”

凭借她这么多年与赵家那父子俩相处的直觉,这里面定有不知道的事发生!

正因为了解兄长和侄子,她才会清楚,赵家主看重书院,肯定会优先选择有能力的亲信,一个空位都不会留给别人。

自家只能算是亲戚,可算不得亲信!

有些职位是专门留给北上家族的“诚意”,而留给他们这些“能力平平,带不来多少利益”的亲戚们的,都是可有可无的职位,或者只是撑场面的职位。

书院这些行政岗职位并非可有可无!

莫非是人手不足?

“有古怪!”

顾不上其他,赵姑姑赶忙去打听,在坊门关闭之前终于回来。

“打听清楚了,温故推荐的!”

赵姑姑满脸复杂。

贺姑父也愣住:“这……确定吗?”

赵姑姑说:“确定,我当面去问的清瑾!”

还得装作一副感激的样子!

赵少主给的回复,肯定不假。

贺文昱听亲娘这么说,立刻想到了年前在赵宅门口遇到温故和表哥的那一幕。

“娘,莫非是那时候……”

“我那天只是演一下,谁知道有人当真啊!!”

赵姑姑有被打击到。

贺文昱回想着当时自家亲娘给温故甩的态度,说道:“温故这人心胸还挺豁达的呢。”

贺姑父也赞同:“毕竟读过圣贤书。”

贺家父子俩虽然满足岁月静好,但被家主和少主看重,被认可才学,还是去书院这种承载文气之地,心中还是欢喜的。

父子俩收拾一番,次日便前往入职。

没几天,两人就多了黑眼圈。

事务太多,书院创办团队除了洪老爷子,其他那些名师大儒都上了年纪,总不能什么事都扔给老人,他们作为小辈,理当多分担些事务。

每天坊门开启便出门,直到晚上坊门关闭之前才匆匆赶回。

回到家也是早早睡下,太累。

赵姑姑:“……”

总觉得,事情并非他们所想的那么单纯!

她想给自己一巴掌。

让你多嘴!

还有温故!

她决定,以后有温故在场她都不说话!

温故那小子,究竟是好心,还是黑心?

甭管有多少人念叨自己,温故一切照常。

回到自己地盘,给坊里的吏员和劳工们些许鞭策。

待严寒过去,坊中事情很多,工地也会忙碌起来。

冬季严寒时,各个工地虽然停工,但歆州的伐木运输可没停多久,下雪之后利用坡地和雪道,拖回来大量木材。

歆州的木材,这个冬季又积累不少。

工匠们在家里做预制件,等开工了可以直接用上。

安排了景星坊的事务,温故又去庆云坊给道长和工匠们派了点活儿。

庆云坊少了一批烧玻璃的工匠,窑也要改,还要再招一批烧陶瓷的,这边的窑接下来要烧陶瓷。

当然不是什么都亲力亲为,温故列了任务计划,交给新提拔的管事们去负责。

老一批的管事已经升职去了赵家的工坊做事。

新管事们干劲十足,毕竟升职加薪、更有安全保障的日子就在眼前!

不是听说,不是谣传,而是自己亲眼见到前辈们的“飞升”!

没有地位的匠人,或者出生草根的平民,他们没有别的特权,可不想被拉出去跟怪物拼杀。

赵家的工坊,听说是有城防军护着的!能进赵家的工坊做事,自己和家人都能得到更多庇护,还不用挨饿,不用受其他权贵的欺凌,谁不眼馋?

其他工匠也都卯足劲,尤其是老匠人,带学徒还有额外赏赐呢!按人算,带出一个学徒就能得多少钱粮!

又不是身怀绝学的匠师,大部分匠人还是很愿意带学徒的。

年后的歆州城变得忙碌,而景星坊和庆云坊格外忙碌。

自发的那种忙碌。

新加入景庆公所的本地人陶三,深刻感受到了这里蓬勃生命力之下的快节奏和压力。

对于自诩见多识广的他来说,确实很不适应。

不过没关系,他会适应这里的节奏。不仅要跟上步伐,还要做得更好!

对他而言,精神上的压力不值一提,物质上的打击才会要他狗命!

只要温坊长给的多,前面的何大、于二、周山什么什么的,都算个屁!

我陶三只要拼起来,能把他们都卷死!

主场优势懂不懂!

请:

require_once 'tpl_footer.php'; ?>